抑鬱症嚴重性直迫心臟病(下)帶氧運動舒緩抑鬱
根據世界衞生組織估計,到了2020年,抑鬱症可能成為在心臟病外,對社會經濟造成最大負擔的一種病症。為了解香港人的抑鬱情況、及早預防抑鬱症及教育市民,香港心理衞生會早前舉辦了「全港抗抑鬱測試大行動」,為市民測試抑鬱指數。
於測試內獲困擾總分達10至14分的受訪人士,可以考慮為「應關注」的組群,是次調查的受訪者有8.6%屬於這個組別;困擾總分達15分或以上的人士,應考慮為「臨床組別」,即可以估計他們患有抑鬱症及需要接受專業輔導及治療,是次調查發現有3.2%受訪者屬此組別。
因應調查結果,香港心理衞生會提出以下建議:
1. 積極調整生活方式
調查顯示,經常做帶氧運動的人士抑鬱程度較低,表示帶氧運動對於預防或舒緩抑鬱症,以至促進身心健康都有一定的幫助。市民若希望透過運動來減少抑鬱情況,則可選擇適合的帶氧運動,而非伸展運動或負重運動。
2. 學習情緒健康知識
由於抑鬱問題早期的徵狀並不明顯,當事人及其身邊人往往不以為意,市民應多關注精神健康,主動認識相關資訊又或者參加社福機構舉辦的講座和課程,除了有助本身的身心健康外,亦可協助身邊的親友辨識及處理精神健康問題及抑鬱情緒。
3. 學習有關方法和技巧
市民宜正面面對壓力及負面情緒、發展正面思維、以建設性的方法去舒緩壓力及情緒,如找人傾訴及進行鬆弛練習等,不要讓壓力及負面情緒累積。
4. 認識及善用社區資源
市民如果發現自己或者身邊的親友有情緒困擾或其他精神問題,應盡早尋求協助。市民應主動認識有關社區資源,以便於需要時能掌握求助的途徑。現時全港十八區共設有24隊精神健康綜合社區中心,協助有情緒或者精神問題的市民及其家屬。
5. 預防從教育開始
心理健康教育適宜從小灌輸,過往本港中、小學課程缺乏相關及系統的心理健康教育內容,政府應增加青少年對於心理健康的認識,並應增強教師對心理健康知識的掌握,既有助他們處理青少年的精神健康問題、亦有助於教學。
6. 全方位推行公眾教育
行政長官「2015年施政報告」著意提到支援社區的精神病患者,表示會開展全港性的公眾教育和宣傳運動,期望政府能更廣泛的考慮有關議題內容和方法,例如針對重性精神病患以外,也要留意以軟性的方法幫助市民認識情緒問題和提升抗逆能力。
參考資料:
香港心理衞生會
http://www.mhahk.org.hk/chi/index.htm
圖:互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