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報告2015 未落實15年免費教育
- design0027
- 2015年1月15日
- 讀畢需時 3 分鐘
行政長官梁振英昨日公布任內第三份施政報告,其中提及的新教育政策,涵蓋學額基本資助、發揮學生創意、增加公營小學學位教師比例等等(註1):
研究提供半日制學額基本資助
在保留幼稚園靈活多元特色的原則下,免費幼稚園教育委員會已經深入研究應否為合資格學童,提供半日制學額的基本資助,以及是否訂定強制性的教師薪級表等議題。委員會亦會研究如何鼓勵幼稚園提供更多全日性的服務,以及向有需要的家庭提供資助的全日及長全日服務,並會在今年年中提出建議。
讓中小學生充分發揮創意潛能
教育局會更新及強化科學、科技及數學課程和學習活動,並加強師資培訓,讓中小學生充分發揮創意潛能。
增加公營小學學位教師比例
由2015/16學年起,教育局會分3年增加公營小學的學位教師比例,由現時的50%,逐步提升至2017/18學年的65%,以吸引更多優秀人才加入小學教育行列。教育局亦會透過試驗計劃,就加強公營學校校內管理和減少教師行政工作的措施,總結更多經驗和蒐集更多實證。

而家長十分關心的15年免費教育,報告中第六章「優化人口‧創建未來」段落142只提及:
下一個財政預算案將檢視薪俸稅下的子女免稅額。
此外,落實15年免費教育將有助減輕年輕父母的負擔。
免費幼稚園教育委員會會在今年年中向政府提交報告。

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仍有不足
對於施政報告有關教育的內容,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教聯會)就回應,整體而言報告回應了教育界部份訴求,但仍有不足,並發表了意見(註2):
逐步落實中小學教師全面學位化
教聯會歡迎政府採納本會早前的建議,落實將小學學位教師的比例由50%增加至65%,以提升教師團隊的士氣。然而,有關增幅仍不足以應付實際需求,教聯會促請政府逐步增加中小學學位教席,長遠達至全面學位化,以解決教師同工不同酬的問題。
未有正視學校資源不足的問題
現時不少學校問題亟待增加教育資源去解決,尤其是教師病假、電子學習及校舍維修等三方面。然而,施政報告卻未有正視學校資源不足的困境,欠缺對中小學教育的承擔。為此,教聯會再次促請增加資源解決學校問題,特別是電子學習方面,政府應增加經常開支中的資訊科技綜合津貼,並將資訊科技技術員納入常額編制,以改善學校的電子學習環境。
落實15年免費教育
教聯會要求政府加強諮詢業界意見,以集思廣益解決15年免費教育的資助模式、校舍津貼、學位分配等問題,從而訂立一套具時間表的可行方案,以爭取早日落實15年免費教育。在未落實15年免費教育的過渡期內,政府應同步增加幼教經費,特別是加強對全日制幼稚園的支援。
註1:資料來源:節錄至《施政報告2015》第七章‧段落151至155
www.policyaddress.gov.hk/2015/chi/p150.html
註2:資料來源:節錄至「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網站
www.hkfew.org.hk/article/73/54b7542d
撰文:本刊編輯
圖:互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