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黃黃靜嫺:幫助孩子建立自發學習動機

我們認識到內在學習動機,才是真正幫助到子女建立自發的學習動機的方法,家長不應誤用外在的獎賞來刺激子女的學習動機,後果往往適得其反,扼殺了子女自發的意願,削弱了內在動機。那麼,家長應做些什麼,才可幫助孩子建立自發的學習動機呢? 內在自我獎賞的作用   神經科學認為,大腦自己便能夠製造獎賞,這些獎賞稱為「鴉片劑」,與行為主義的「外在獎賞」不同。只要是正向的學習經驗,絕大部份的學生都會有出欣喜的反應,也就是給自己「內在獎賞」,以觸發學習動機。原來,每當我們完成了工作時,或學會新事物時,我們的大腦就分泌出一些大腦化學傳遞物質,如多巴胺、安多芬等,都是能令人感到興奮喜悅的「內在獎賞」。   家長可運用孩子的「內在獎賞」來激發他們的自發學習行為。方法是每當孩子完成工作時,不要只針對他的錯失的地方;相反,細心留意,並要立即讚賞他做得出色之處及其努力的工夫。這樣,孩子就感覺到被信任、肯定或別人的公開讚揚,大腦立時源源不絕地釋出大量的興奮喜悅的傳遞物質,形成日後對正向學習的內在需求,他們就往往從學習中追求這種興奮,就好像從打機獲得的感覺一樣。   所以,家長對孩子的正面回饋是殺手鐧。讓我們看看一個著名的實驗吧! 赫洛克效應:正面回饋的威力   赫洛克曾把被試者分成4個組別,在4個不同誘因的情況下完成任務: 第一組為激勵組,每次工作後,只給予鼓勵和表揚; 第二組為受訓組,每次工作後,都要嚴加批語和訓斥; 第三組為被忽視組,每次工作後,不給予任何評價,只讓其靜靜地聽其他兩組受表揚或受批評; 第四組為控制組,讓他們被隔離,且每次工作後也不給予任何評價。   實驗結果:成績最差者為控制組,激勵組和受訓組的成績則明顯優於被忽視組,而激勵組的成績不斷上升,學習積極性高於受訓組。所以,及時對學習和活動結果進行評價,能強化學習和活動動機,且對學習成績起促進作用。 善用口頭讚賞,即時正面回饋,建立子女內在學習動機 我建議家長運用以下的方式,來正面稱讚孩子。 正面稱讚方程式: 『因為你(正面行為表現),你如此(具體優點描述),媽媽 / 爸爸真的感到 (感受)』  - 正面行為表現:坐定定、自己收拾玩具、叫人早晨…… - 具體優點描述:勇敢、有耐性、有禮貌、有愛心、勤力、堅忍、有同情心…… - 感受:開心,放心,自豪…… 正面稱讚‧正面行為   若孩子雖然幾經努力,但表現仍未如理想,我絕對不贊成家長批評孩子的錯處,我提議讚賞他的動機和努力。 1. 讚賞他的動機:「雖然做得未夠好,但我見到你好有心機做,我好欣賞你。」 2. 讚賞他的努力:「今天的功課雖然又難又深,但我見到你好努力做,我真是好放心。」

撰文:黃黃靜嫺 具專業輔導碩士學位(美國Olivet Nazarene University)及社會工作學士學位(香港理工大學)。現為註冊社工,有20多年社工經驗,擁有資深的社會服務及輔導工作經驗。長期致力研究及發展心理、情緒及家庭輔導與培訓工作,對解決個人心理困擾、兒童身心成長培育及親職教育皆建立其獨特的見解和輔導心得。

Featured Posts
Recent Posts
Archive
Search By Tags
尚無標記。
Follow Us
  • Facebook Basic Square
  • Twitter Basic Square
  • Google+ Basic Square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