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黃黃靜嫺:學習動機 影響孩子一生

我每年都會舉辦英文日營,讓小朋友在暑假時以遊戲形式,輕鬆愉快地學習英文。有一年,有一個參加者,是升小二的女孩子。上課時,老師叫她以英文自我介紹,她還未開口說話,就已經哭了,更在之後的四小時內,躲在角落泣不成聲,沒有跟其他小朋友玩耍。 非物質的鼓勵 於是,我主動與家長了解小朋友的問題,原來她在小一時已經很怕學英文,默書經常不合格,甚至漸漸地連其他科目都沒有心機去讀。家長為了鼓勵她學習,小一時就以獎勵方法:若她在全班35人中考得30名以內,就獎她一份禮物。她對此非常雀躍,但失去學習興趣的她,竟與家長討價還價:考31或32名有獎品嗎? 這反映她對學習的無助感很重,對自己沒有信心,對學習完全失去動機。作為心理輔導員,我很想提升她的學習能力和動機。在日營之後,我邀請她每個星期都來參與我們另外的英語課堂。 半年後,她竟然脫胎換骨了!她對英文產生莫大興趣,叫她做一份功課,她就自發地做夠兩份;她在校內的考試,由全班33名,變成在15名以內。為什麼她有如此巨大的轉變?不要以為我以物質去獎勵,而只是用了一些輔導技巧去提昇其自我效能感及學習動機。 接下來幾期,我將與家長們分享這糅合了最新的腦神經知識,以及正向心理學技巧,來培育小孩子的學習動機。 學習動機的研究 我一直致力研究小孩的學習動機,發現95%嬰兒的IQ都是差不多的。但為什麼有一些學童到了三年班,對學習十分自律,有一些卻對學習沒有興趣,整天懶懶閒,甚至抗拒。究竟有甚麼因素影響孩子們的學習? 有研究顯示,兩個年齡性別一樣、智商相若的孩子,成績較優勝的兒童,通常比其他人有更強的內在學習動機;另外,一群智商較高,但依靠外在學習動機去學習的孩子,與智力稍遜、但內在學習動機明顯的兒童比較,在學習表現上,並無太大差距。這就說明了單純的內在學習動機,可以克服先天的不足。 所以說,IQ未必是有效預測孩子的將來學習成功與否的指標,有研究指出,一個學術與事業成功的人必然具備的品格和特質,包括積極、樂觀、堅韌、自律、勤奮的品格等,我們稱之為品格力,它可以扭轉逆境,越戰越勇,是學習動機的主要元素。 兒童發展理論指出,兒童在10歲之前,是勤奮、自信及自律的發展黃金期,務要完成上述良好品格的建立,否則就難以擁有自主。勤奮及堅韌的性格。因此,家長有責任在學習10歲之前,建立其品格,以免耽誤子女健全人格及學習能力的發展。 何謂學習動機? 甚麼是學習動機?就是激發一個人進行學習活動、維持已引起的學習活動,並使學習行為朝向一定目標的一種內在過程或內部心理狀態,而且是每位孩子的天賦能力。 學習動機有以下的分類: 外在動機: 是指由外在的誘因所激發出來的動機,一旦誘因消失或降低,動機也會跟著減弱或消失。即是利用外在因素,如賞罰、義務、討好別人等來引發孩子的學習動機。現時,絕大部份的家長及老師均採用這方式,來提昇學童的學習動機,但究竟是否有果效呢? 內在動機: 指個體因應內在需求,從事各項感興趣的活動,在沒有誘因酬賞的情況下,自動自發投入學習。動機會產生自主的行動,個人從活動中取得樂趣和滿足感,無需外在的獎罰來推動。有效培養孩子的內在動機,能提昇其學習能力及自律性,因此鼓勵家長多運用孩子的內在獎賞系統去發展內在動機,而不是物質獎勵。 成就動機: 因個體想要獲得超成功或卓越的內在需求(Need for achievement)而產生的,稱為成就動機(Achievement Motivation)。即個體對自己認為重要的、有價值的事情樂意去做,並努力達到完美地步的一種內部推動力量。

撰文:黃黃靜嫺 具專業輔導碩士學位(美國Olivet Nazarene University)及社會工作學士學位(香港理工大學)。現為註冊社工,有20多年社工經驗,擁有資深的社會服務及輔導工作經驗。長期致力研究及發展心理、情緒及家庭輔導與培訓工作,對解決個人心理困擾、兒童身心成長培育及親職教育皆建立其獨特的見解和輔導心得。

Featured Posts
Recent Posts
Archive
Search By Tags
尚無標記。
Follow Us
  • Facebook Basic Square
  • Twitter Basic Square
  • Google+ Basic Square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