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你沒有做錯!(下)你是「溺愛型」還是「嚴愛型」?
- design0027
- 2015年2月24日
- 讀畢需時 2 分鐘

「溺愛型」媽媽親子關係最好
「嚴愛型」媽媽教養方法評分最高
與此同時,調查亦發現「嚴愛型」、「溺愛型」媽媽較「嚴威型」、「忽略型」媽媽常用正面教養方法。相反,「嚴威型」媽媽最常用負面的教養方法,其次是「嚴愛型」,最少用負面教養方法的是「溺愛型」。
該研究團隊表示,未必能單一評論何種教育模式最佳,有關文獻指出「嚴愛型」是最有效可管教子女方法,其管教重情重理,對孩子既有要求時,亦重視關愛孩子,這理念也吻合是次的結果,「嚴愛型」媽媽教養方法評分最正面。另一方面,亦因「溺愛型」媽媽只對孩子少多關愛、少要求,按邏輯估計理應親子關係會是最好,但教養方法則一般。
越年輕、家庭收入越高媽媽
教養方法評分越高
學歷較高媽媽
對個人親子關係及教養方法評分較正面
數據顯示,不同年齡的媽媽在教養方法評分方面存在明顯差別,而親子關係則沒有明顯分野。數據反映「21-30 歲」媽媽對自己教養方法的評分最高,「51 歲或以上」媽媽則最低。再者,家庭收入越高媽媽教養方法評分也越高,親子關係則沒有明顯差別。但另一方面,結果顯示不同教育程度的媽媽在親子關係和教養方法評分也存在明顯差別。學歷越高的媽媽,對自己親子關係和教養方法的評分也越高。
以上種種的結果可能是由於年青的媽媽、較生活富裕及學歷較高的媽媽會透過不同渠道,吸收不同知識以裝備及支援其親職管教,所以她們的教養方法自評也較正面。同時,讓我們助人專業者可值得留意的是較年長的、低收入家庭及低學歷的媽媽也須更多親職管教支援。
育有越多子女媽媽
親子關係及教養方法評分越低
較常用負面教養
是次調查也發現,育有越多子女的媽媽,對自己親子關係和教養方法的評分也越低。她們同時也表示則較常用負面教養方法,即懲罰和體罰孩子。這可能由於她們育有越多子女,她們需承擔的管教壓力及時間拉扯也越大,為要處理多個子女的教養,她們也會採取更多即時、快捷的管教方法,如懲罰和體罰孩子。研究隊相信育有越多子女的媽媽,越需要更多社區支援,如託管、功課輔導及有效的親職管教方法。
圖:互聯網
參考資料:
http://hkuspace.hku.hk/programme/sharing/study-report-on-partenting-styles-of-modern-moth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