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啟剛都要斟茶遞水(下)放手吧家長!
- design0027
- 2015年1月28日
- 讀畢需時 2 分鐘

之前提及,香港霍英東家族之第三代長孫、香港青年聯會主席霍啟剛,年青時試過做斟茶遞水及影印等工作。他又說,無論做哪一個行業都要由低做起,千萬不要覺得浪費青春,因為僱主會由此建立對一個人的信任。偏偏,綜觀現今社會,不論是含著金鎖匙還是出生基層,大多有一個共通點,就是「唔捱得苦」。
那麼,要怎樣令孩子「硬淨」一點呢?首先,不要怕讓孩子受苦,勇敢地說一句:孩子受苦又如何?並落實地磨練他們。
放手吧家長!
當孩子吃虧或受苦,即使你在第一時間就想介入,最好還是控制自己,只要孩子身體不受損傷,就讓他從錯誤中、困境中摸索自己的路。美國兒童專家法斯樂曾說:「讓那三歲的孩子走在海邊滿布怪石的小徑吧!」又說:「讓孩子跌跌撞撞、體驗生活,這是最好的機會教育。」
教孩子彈性面對挑戰
父母親可以用輕鬆的方式,跟孩子分享自己跌宕人生、錯誤選擇或是尷尬時刻,讓孩子從困頓中學會淡然和堅持。而當父母積極處理自己的困境時,孩子也會從父母身上學到處適應世的道理。
空洞讚美不及真評語
「你是天才藝術家!」「你文采好好喎!」名不乎實的空洞讚美,比不上真實的評語,這樣孩子才可以從中知道自己的強弱,久而久之,他們對自己的能力方會有正確認識,亦會得著如何會達至成功的標準。
賽後檢討
面對失敗時,重點在於如何詮釋失敗,而不在於失敗對孩子會造成怎樣的傷害,讓孩子從中尋覓失誤、挫敗的地方,並能確實改過,再重新出發。
照顧兄弟姊妹或別人
研究個案顯示,能夠幫助別人的人,可以提升自我的處理問題能力。所以,讓孩子去照顧兄弟姊妹或別人,以磨練他的自信和獨立個性。另外,可讓孩子在家裡幫忙做簡單家務,使孩子適應力更強。
撰文:本刊編輯
圖:互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