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小學攻略III 聯繫 直屬 一條龍(下)
- design0027
- 2015年1月22日
- 讀畢需時 3 分鐘

直屬或聯繫中學等於「一條龍」學校嗎?
照字面意思,既然稱為「直屬」或「聯繫」中學,應該與「一條龍」沒有分別吧!不錯,「一條龍」學校與直屬與聯繫學校制度一脈相承,同樣強調中、小學教育的連貫性,然而在學位分配上,有著明顯的分別。
直屬學校
直屬制度,也是教育局所制定的中學學位分配辦法,直屬中學經校方扣除重讀生及自行分配學位數目後,可最多保留餘額 85% 學位,予其直屬小學的學生。跟聯繫制度一樣,若一個就讀於直屬小學的小六學生,在申請中學「統一派位」時,以直屬中學作為第一選擇學校,他的派位組別為第一或第二組別時,便有資格獲派保留學位。換言之,若然直屬學校的學生,保持成績不在最差的第三派位組別,想升讀其直屬中學的機會便非常大。
以下是部份著名的直屬學校:喇沙小學--喇沙書院、瑪利諾修院學校(小學部)--瑪利諾修院學校(中學部)、香港培正小學--香港培正中學、若瑟小學--聖若瑟書院、聖類斯中學(小學部)--聖類斯中學、聖士提反女子中學附屬小學--聖士提反女子中學、聖保祿天主教小學--聖保祿中學、民生書院(小學部)--民生書院。
聯繫學校
根據教育局中學學位分配辦法,聯繫中學經校方扣除重讀生及自行分配學位後,可最多保留餘額25%學位予其聯繫小學的學生。如果一個就讀於聯繫小學的小六學生,在申請中學統一派位時,以聯繫中學作為第一選擇學校,而他的派位組別為第一或第二組別時,他便有資格獲派保留學位。
一所中學,可以有多所聯繫小學,例如何文田官立中學,就有多達15所聯繫小學;小學也可以跟多所中學聯繫,例如筲箕灣官立小學有3所聯繫中學。
在現有制度下,升中學生必須以該直屬或聯繫中學作為第一選擇,而又符合成績要求(屬第一及第二派位組別),便有資格獲派保留學位。但如果同校申請人數超過保留學位時,則會先根據學生的成績組別,再根據電腦隨機編號的先後次序來分配學位。

總括來說,聯繫小學在升讀聯繫中學時,遇著很多因素,包括「結龍」學位的結構,升中學學生與學位因素等,變數較直屬及一條龍多。在選小學時,已了解到不同區份的各類小學與中學的關係,為日後升中學時有更好的準備,有著必然性的幫助。最重要是家長明白學校的教育理念及方針,在家校合作的有效配合下,學童也會有愉快的童年。
小知識:派位組別
上文曾經提及「派位組別」這個名詞,其實這是教育局將全港的學生,按成績平均分為的三個組別,即第一派位組別、第二派位組別和第三派位組別(所謂的Band 1、Band 2和Band 3),作跨區派位時使用,亦會按區將學生分為區內的Band 1、Band 2和Band 3,作為本區派位之用。
由於在同一派位辦法中,本區派位會根據區內的三個組別來派位,因此不同區的所謂Band 1、Band 2和Band 3所代表的成績未必一樣,有機會出現A區Band 1之中成績較遜色的學生,比鄰區Band 2之中成績比較好的學生表現更差。
撰文:本刊編輯
圖:互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