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成榮教授:鼓勵自律是管教孩子的上策
鬧鐘響了,你有否在立刻起床、多睡五分鐘,或再多睡十分鐘之間掙扎呢?其實不單是早上起床,當我們拿著手機玩網絡遊戲時,每天我們都面臨種種抉擇,例如花多少時間去玩呢?我們真的可以玩一會便停止嗎?要自我紀律,談可容易?
說到孩子的紀律問題,小的包括態度散漫、發白日夢和欠交功課;而嚴重的包括考試出貓、與同學衝突、打機時間過長等,這些行為往往令到很多家長束手無策。家長懲處的方法普遍都是責罵和懲罰,不過這些方法今時已難見效,屢勸不改的情況頗為普遍,令到家長頭痛不已。 到底要怎樣才可以協助孩子管理好自己呢?我認為首要的是協助孩子發展目標。人若没有目標,我們可能被日常雜務纏繞而迷失,忘記方向。因此每名成功人士都會為自己訂立短期和長期的目標,為自己設立生活的軌道。無論你的年齡有多大,只要每天都能在自己定下的軌道上向前邁進。 正面紀律三個重要原則 由此看來,要讓孩子成功,培養自律是最重要的第一步。自律,是要克服慾望,學懂向目標進發。人有很多慾望,如好逸惡勞,希望不勞而獲,但是無論我們在人生任何崗位,不自律就不會有收獲。 家長訓練孩子自律,必須從正面紀律(positive discipline)出發。適當的紀律可令孩子健康成長,因此正面紀律是必須的。紀律不等於懲罰,而是讓孩了子明白規矩,大家都應共同遵守,使家庭和社會更加和諧;沒有規矩,人就不能互相尊重和合作。 正面紀律有三個重要的原則,第一要對孩子保持尊重;第二是有清晰的指引;第三是鼓勵合作。尊重是父母對子女表達愛和關懷的行動,沒有尊重,孩子也不會自愛。清晰的指引是積極預防的策略,將規矩預先告訴孩子,孩子在家中的行為表現是好是壞,都有所依從。合作是指親子之間須訂立公平公正的規矩合約,讓大家明白並遵守,一旦犯錯也甘願受罰。合約要清晰及可量度的,不會因人而異,也不受家長的心情影響。孩子能達標,應有適當的獎勵,提升他們守約的動力。 家長實施正面紀律的時候,要懂得欣賞孩子的努力,多給予讚賞,自能建立孩子的自信心,培養自律的精神。正面紀律的方向是基於正向心理學的理念,透過清晰指引及適當獎勵先培養孩子自信,孩子有了自信就能自強和自學,再而漸漸發展自律的精神,永不言敗,走向成功。 當我們能夠自律,能夠按部就班達成目標,便可以肯定自我,重拾自信,活得更快樂。
撰文:黃成榮教授 香港城市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