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黃成智:微笑管教之正面溝通處理孩子過錯

有一次,小五的兒子踢完足球,滿身汗水、全身污漬,回到家中,就不由分說將身上衣服脫下,濕透的上衣就隨手亂放,球鞋用腳挑送到牆角,一雙臭氣薰屋的襪子就搭在椅背上。我和太太見狀就提高聲調責罵,並著他收拾好衣服鞋襪。兒子站在一角不敢作聲。 一輪罵聲完了,太太繼續做家務,我就見兒子聞風不動,就問他:「你聽見爸媽罵你嗎?為何還不去做!」他說:「我聽到罵聲,但聽不到爸媽要我做甚麼。」於是我立刻平復心情好奇地問他:「當爸媽高聲責罵時,你有何感覺?」他說:「一聽到你們高聲責罵,就覺得有一道熱流突然由腳板底沖上腦袋,即時頭昏腦脹,只聽到罵聲,但不知內容是甚麼!」 我即時明白,當我們動氣罵人,別人也會有情緒反應,因此責罵通常都會令高漲的情緒蓋過理性的思考,導致問題未能解決,反而破壞相互的關係! 家長動氣,孩子感覺已受罰 其實與孩子溝通,不需要動氣。孩子有錯時,不能給他們一個繼續錯的藉口,因為若家長動氣,或以帶有情緒的語氣責罵孩子,孩子就覺得家長已對他作出懲罰,若家長再懲罰或要求孩子做多一點改進,孩子們會有不公平之感,雖然可能會立刻停止錯誤行為,但孩子的服從只是為了逃避父母的威脅,沒有真心的改變;父母的威脅若不能再發揮阻嚇作用,孩子就多會繼續錯誤行為,並覺得是理所當然的! 例如:父母用責罵或威脅方法,強行不准孩子玩電腦遊戲,但當父母不在家時,孩子就會覺得理所當然地,用盡方法玩電腦遊戲而不讓父母知道,因他沒有明白沉溺電腦遊戲的真正問題所在! 復和關係,在於有效溝通 孩子犯錯,我建議家長不應追問理由或問「點解」,因追問理由或要解釋,就是要孩子找一個理由去將自己的過錯合理化,孩子就會集中思考找理由去逃避責任,而不去思考犯錯的後果! 孩子犯錯,我們可平心靜氣地用「復和調解理論」的提問,讓孩子思考錯誤所帶來的影響,從而學習關心別人和所作行為的後果。事實上,我們從下列的提問方式也可找出孩子犯錯的因由及可引導他去明白過錯,從而真心改過。

撰文:黃成智 家庭網絡發展中心義務總幹事

Featured Posts
Recent Posts
Archive
Search By Tags
尚無標記。
Follow Us
  • Facebook Basic Square
  • Twitter Basic Square
  • Google+ Basic Square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