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搜尋

考取心儀幼稚園攻(III)選校篇

  • design0027
  • 2014年11月21日
  • 讀畢需時 4 分鐘

幼稚園是兒童人生第一個學習階段,也是對他們一生學習態度影響最重要的地方。身為家長,在選擇幼稚園時,必需慎重挑選。 幼兒教育是終身學習和全人發展的基礎,學前教育應根據幼兒的「發展」和「學習」基本原則來設立課程,讓他們均衡發展。一個完善的幼稚園課程,學習應該培養到「知識」、「技能」和「態度」三個重點。筆者在本篇分享一下如何為兒女選擇最理想的幼稚園: A.從教學法考慮 本地幼稚園主要以廣東話或者普通話教學,國際幼稚園則以英語為主。一般來說,後者實行小班教學,教師及資源比較充裕,師生比例較高,能在每個孩子的身上照顧更多,學習多以活動教學為主,模式比較輕鬆。如果家長想安排子女升讀本地課程之小學,應細心考慮小孩之銜接及適應。 家長應留意所選學校的課程,除了適合小朋友,還需要在未來三年作出全面配合,無論是要花時間教導或是放假參與活動等,都要一一細心安排。家長可考慮以下問題:是否有很多課外活動?平時的功課是甚麼?功課量是否很多?英文學習上有哪些要求?是否要學習很多生字?學校是否有很多比賽?有否要求家長積極參與當義工?是否經常要籌款?因此,在選校時,不單要詳細了解校風,還要清楚他們的學習模式,好讓家長有心理準備去面對。 大部份香港幼稚園均有宗教背景,家長如選擇了有這類幼稚園,就算不是信徒,也應好好投入參與當中的活動,才讓孩子能融入校園生活。 B.從生活角度考慮 地區的考慮十分重要。筆者見不少孩子如一大清早起床坐長途校車,到地點比較遠的地方上學,回家也要約一小時的車程。畢竟只是幼稚園學生,這樣長時間的車程令孩十分疲累,也浪費了寶貴的時間。另一考慮是安全問題,車上只有一位媬姆跟車,而長途車的速度也較快,如不幸遇上了意外,一定照顧不了所有學童的。 學券與非學券的分別。有學券的幼稚園是接受教育局資助,也需要跟隨教育局所訂立的課程及學費,因此他們是在課程上改變的自由度較小,也需要接受視學評估。相反,非學券的幼稚園在師資及課程上有很大的自主權,這些學校可以招聘更有資歷的外語導師,所以一般非學券的幼稚園的學費會較高。 幼稚園半日或全日之分別。如果家中不想僱用外籍家傭,也不想長者每天辛苦地照顧孩子,大可考慮全日班,因為早八晚六的服務時間,可為媽媽帶來不少方便,也可在生活上親自教導孩子。大部份的全日班除了有質素,也有學資助,是省時省錢之選。 家庭收入。幼稚園總學費加雜費應佔家庭總開支不多於20%,因幼兒在生活上還有其他支出,例如看醫生、買新鮮的食物、上興趣班或補習班、聘請家傭、醫療保險、升學基金等等。夫婦必須有共同理念,事事精打細算,要知道好的財務計劃是美好家庭的基礎。 地區的考慮, 認清學券及非學券, 幼稚園半日或全日之分別, 行量家庭收入 C.從升學配套考慮 要在幼稚園打好基礎,升上一所好的小學,必須了解某間幼稚園與某間小學是否聯繫;如果有直接關係、有升學優勢的幼稚園,坊間一般稱之為「龍校」。選校前必須了解龍校直升小一的收生比率,是否要再做個人檔案?是否再需要面試? 不同種類學校的收生要求各有不同。全港小學主要分為四類:官立、津貼、直資、私立;官立和津貼小學,需要按教育局的規定,在「自行分配學位」及「統一派位」的程序上收生。在「自行分配學位」的程序上,有加夠分的學童可優先取錄,其他的學額則放在「統一派位」,學生在任何一間幼稚園就讀對於取錄與否是沒有關係的。   直資及私立小學有很大的收生自主權,有些已經設立了幼稚園,或有聯繫幼稚園,所以入龍校相對有保障。大部份有名氣的小學已經成為了直資或私立,但也有很多學生慕名報考,學位競爭頗大。 就有關「龍校」的討論,筆者觀察到大部份學校為了配合小學課程,早在K2的課程中已經加入思考訓練及主題報告的學習模式,好讓幼兒及家長早些鍛鍊上小學的課程。因此,「龍校」幼稚園的學童,在銜接聯繫小學比較順利,學生易於適應。如果小學是校風好的,連帶直屬幼稚園也受家長歡迎。 以英語為主要教學語言的幼稚園,有些是根據外國的課程如英美澳等編制,家長如報讀這類幼稚園,必須留意會否對幼兒升本地小學時較難適應,或是考慮直接升讀國際學校。   另一類學校,是以本地課程為主,只在英語學習上較為著重,家長也應留意該類學校所提供的英語學習節數。一般來說,學校每天也會安排30分鐘至45分鐘的不同英語課程。一些幼稚園備有英語外籍導師,在英語教學上有更多活動及互相溝通。

撰文:Shirley Tam 上班一族,兩位幼兒媽媽,教育機構「晴曦優苗坊」創辦人

 
 
 
Featured Posts
Recent Posts
Archive
Search By Tags
Follow Us
  • Facebook Basic Square
  • Twitter Basic Square
  • Google+ Basic Square
bottom of page